“战略投资者”樊振东 进军非国际乒联体系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中国奥运冠军樊振东 新华社发 |
近日,美国乒乓球大联盟MLTT宣布,奥运冠军樊振东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入美国首个职业乒乓球联赛。这是中国顶尖乒乓球球员第一次用股权方式参与海外职业联赛的规则书写。据了解,MLTT的投资者除了樊振东,还有德国名将奥恰洛夫和中国台北选手林昀儒。
非国际乒联体系
樊振东不只是“打工”
美国乒乓球大联盟(MLTT)成立于2023年,为纯商业联赛,不隶属国际乒联体系,但允许球员同时参加其他赛事。这家联赛总部位于新泽西普林斯顿,目前拥有亚特兰大、芝加哥、旧金山湾区等十座城市队伍,赛制以团队积分为核心,比赛由单打、双打与“黄金赛”“关键分决胜局”等特别规则构成,氛围更接近北美职业联赛常见的主客场体验。
作为一个新兴联赛,MLTT成立两季便拿下CBS Sports电视转播合同,并宣布2025-2026赛季起常规赛拓展到15周,全国10个赛区轮番办赛。比赛门票最低10美元,儿童票只要5美元。目前,MLTT仍处于起步阶段,商业化尚未实现盈利,未来能否保持现金流与媒体热度,需要更多长期用户与赞助支撑。
对于樊振东个人而言,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盟意味着他不再只是“打工”,而是参与决策与分红:MLTT上一轮融资就吸引到了“黑石”高管布利策等美国体育资本玩家,樊振东此时入场,相当于与一条成熟的美式体育产业链提前绑定。
从奥恰洛夫、林昀儒再到如今的樊振东,MLTT把顶尖运动员直接变成“利益共同体”的打法愈发清晰:明星负责流量与背书,联赛则提供股份与治理席位,共同做大估值。有分析指出,“明星股东+媒体合伙+低门槛观赛”,恰是美式小众运动做大的常规打法。
为了提升观赏性
MLTT“魔改”规则
不过,任何创新都伴随着风险。MLTT作为新兴联赛,其商业模式的成熟度、市场推广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持续吸引美国本土非华裔观众,都将是其面临的挑战。美国本土市场对乒乓球的认知度不高,如何将这项运动“本土化”,使其融入美国主流体育文化,而非仅仅停留在华人圈层,将是MLTT成功的关键。
从目前MLTT的赛制来看,这项联赛的娱乐化性质较为浓厚,其中“黄金赛”是指双方大比分战成平手时,通过1分定胜负的形式决定比赛输赢;而“关键分决胜局”的设定,则是指在比赛过程中,某几分被赋予“关键分”的属性,赢得这分,可能直接扭转局势,甚至提前结束比赛。
“黄金赛”和“关键分决胜局”等特殊规则,无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比赛的戏剧性和观赏性,让观众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兴奋状态。这种特殊规则设定在联赛起步之初为了吸引关注度自然无可厚非,但无视现行乒乓球比赛规则,为了提高刺激程度“魔改”规则,对于联赛水平提高或许弊大于利。
类似“黄金赛”这种1分定胜负的赛制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近期日本T联赛中的类似规定就引发了日本名将张本智和与松岛辉空的不满。张本智和认为类似的规定“正在摧毁运动员”:“在T联赛中,我们偶尔(靠着1分定生死的规定)能战胜顶尖选手,于是就觉得自己在WTT比赛中也能赢,然后去参加WTT比赛,结果输给普通的外国选手。回来后又在T联赛中偶尔战胜顶尖选手,就会觉得反正也还好,从而忘记了在WTT输掉比赛的事情,满足于在联赛中战胜顶尖选手,不再去做更多的努力。”
MLTT会不会和日本T联赛一样失去对顶级运动员的吸引力?下此断言为时尚早。从MLTT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吸引众多乒乓名将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加盟,通过对比赛规则更细致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能在专业水平和观赏性上找到平衡;而从乒乓球运动的推广普及而言,樊振东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盟,也可能带来中国资本、训练资源甚至青训体系的对接。对于乒乓球这项“国球”,这或许是一次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全新实验。一切有待时间给出回答。 羊城晚报记者 吕航